姓名解析:姓与名
时间:2024-12-06 06:23:39
作者:运势网
来源:原创
到底什么是姓什么是名?
姓名是代表人的符号,是人们彼此相区别联系的代号,现代中国人的姓名,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的。姓,又叫姓氏。姓氏是血缘关系的
标志,是表示家族系统的称号,为一个家族或部分有血缘关系的人所公用。 但姓氏本身很复杂,有的姓氏出现很早,有的姓氏出现较迟,新的姓氏还在不断产生。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四千余年。中国人的姓名,在文字创立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诞生。那时的人名,仅是个人的语言代号。文字产生之后,姓名才具有了个人文字标志的功能。 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、创世的巨人,他们的名字早在文字创立之前就流传在民间,只是到了文字产生之后,这些神话传说的名字才被整理出来,载入史册,如盘古、伏羲、女娲、神农、黄帝等。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,姓,属于会意字,即利用已有的字,依据一定的逻辑加以组合,表示一个新的概念。 在甲骨文、诅楚文(战国时秦国刻石文字)中,“姓”字即由女、生组合而成。在金文中,姓字由人、生组合而成。可见,古代“姓”和“生”通用,有时还特指生子。东汉刘熙的《释名》说:“女生为姓,谓子也。” 三国魏张揖的《广雅·释亲》说:“姓,子也。”清朝的王念孙对此作了更深入的研究:“姓者,生也,子孙之通称也。”就是说一个人生而有姓,同一血统的子孙同姓。关于“姓”字的原始意义,汉代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姓,人所生也。 古之神圣母,感天而生子,故称天子,从女,从生,生亦声。”大意是说“姓”是与“生”俱来的,即人一生下来就有了“姓”。“姓”这个字是由“女”与“生”两部分构成的。女子所生为姓,生而有姓。这里的“女”,即“母”,“女”“生”,就是“生母”。 人的生命是“生母”给予的,人的“姓”也要从“生母”,即“生母”姓什么,子女就是姓什么。姓名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,华夏之“姓”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时期,“姓”字的创造,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。那时候,几个有血缘关系的成员组合成了原始集体——氏族。 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。氏族里的男女,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。当时“母亲”是最神圣的,而始祖母则是氏族的主持者和领导者,起着维系氏族血缘团结的重要作用。 生活在母权制时代,“姓”自然要与母亲联系在一起,这就是姓从“生母”的历史根源,也是“姓”产生子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印记。上古时期创立姓氏的主导思想是以生母为本位,以女性为核心。许多有关姓氏起源的传说以及最古老的一批姓氏用字,都是这个基本意识的反映或体现。 中国古人的名非常复杂。刚出生的孩子有小名,又叫乳名;以后要取正式名,或者叫大名、官名、学名;成年后又要取一个与名互为表里的字,又叫表字。一些学者或者有身份的人又有号,称为自号、别号;有的人还有绰号;和尚、道士有法号,道号;作家有笔名;搞戏剧舞蹈的有艺名;做大官的活着有封号、官号,死后有谥号;皇帝有尊号、徽号、年号、庙号、陵号。 说到具体的人名,有一个字的单名,有两个字的双名,还有多字的名。又有表示辈分、支派、长幼的专门用字或偏旁。各种各样的名字都有着各自的意义。中国人名是一种艺术学和心理学的完善结晶。随着时间的发展,中国人的名字渐渐成为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,有着深刻的含义。 中国人的名字(包括姓氏),多数是由二至四个汉字组成的。这些汉字,可以组词,连词成句;可以摹状,抒情,言志;可以比喻,象征,用典;可以美声,造型,斗智,其表达功能是丰富多彩的。因此,在中国,人的名字绝对不是单纯的“称谓”、“符号”或“代号”。 好的名字可以是一幅画,一首诗,一支歌,一篇座右铭,一声美好的祝福;也可以是一片理想的彩云,一道真理的闪电,一阵夏日凉风,一场心灵的春雨。有的名字凝结着伟人之志;有的名字深含着哲人之思;有的名字构思巧妙,闪耀着智慧的火花。 好的名字音、形、义俱佳,智趣隽永,是具有千古不朽的魅力的艺术品。
姓从哪里来 陌生人相见打招呼,第一句话总是问:“您贵姓?”小说里的英雄好汉们敢作敢当,动辄宣称:“大丈夫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。”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赌咒:“我要是如何如何,我就不姓……”作为一个社会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,每个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姓。可是大多数人都并不清楚自己的姓从何而来。要弄清“姓从何来”这个问题,首先得理解姓的原始意义。 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。现在小孩出世,一般随父姓。但在远古时代,人类主要以采集野果为生,女性是生产生活的主导者,在亲子关系的认定上,人们往往是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自然也就随母为姓了。 也正因为如此,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中所记载的最古老的姓,几乎都包含一个女字偏旁,如姬、姜、姒、嬴、妊、妃、好、姚等等。在远古时代,血缘关系较近的人居住在一起,形成部落;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血缘关系则较远,各个部落为了相互区别,就有了各自的名称,这种名称也就是姓的雏形。 由此可见,从古至今,姓都不归哪一个人所独有,而是归一个群体共有。如现今中国的李姓、王姓、张姓,人口都在七八千万以上。在“姓”出现之初,它仅仅是某一个母系群体的“公名”。而在上古时代人们的心目中,自身群体的公名的最便捷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 一是源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名,据《国语·晋语》记载,黄帝的姬姓源于其氏族居住区内的姬水,而炎帝的姜姓则源于姜水。二是源于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。 在混沌初开的上古时代,人类不了解自身的起源,不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,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(如鸟兽、林木、土石、雷电等)存在着特殊的亲缘关系,从而将它们认作本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,作为图腾来崇拜。每一个氏族都有一种图腾,这个图腾就发展为后来的姓。 几乎每一个原始部落都有其图腾传说。于是,近代有些学者认为古代部落的姓全都来源于图腾,他们认为“姚”姓源于古人对桃的图腾崇拜,“姜”姓源于对羊的图腾崇拜,把“己”姓解释为以蛇或虫为图腾。这是毫无根据的。 例如马姓,《汉书·马援传》载,马援先祖赵奢为赵将,号曰马服君。马服是山名,在邯郸西。赵奢的子孙可能先以“马服”为姓,后简化为马。况且,马姓的来源绝非单一,有的出自羌族,有的出自蒙古雍部,而回族马姓,则是由阿拉伯文译名简化而来。 因此,不可简单地认为,姓就是图腾。中国史前的姓,有的并非来自氏族崇拜的图腾,如上文提到的姬、姜二姓就源于部落聚居地有关事物的名字。另一方面,有些已知的氏族图腾与它的姓没有关系,如商人子姓,就与其始祖前身玄鸟无关。 总之,中国远古时代的居民,在氏族名称或标记方面,有着自己的特点,那就是形成了姓这个形态。它是氏族的标志,却不包含氏族祖先这个含义,也没有对它的禁忌和崇拜。作为某一群体的公名,姓的数量起初并不多。 相传黄帝之子共25人,《国语》中记载“其得姓者十四人,为十二姓,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佶、擐、依。”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则认为,“言姓者,本于五帝,见于《春秋》者得二十有二”,即:妫、姒、子、姬、风、嬴、己、任、姑、祁、芈、曹、坛、董、姜、偃、归、曼、熊、隗、漆、允。 当今学者统计,周代见于文献的姓有34种,依其来源,可分为原生姓(如风、姜、姬、嬴、偃等)、分化姓(如姚、姒、妫等)和尚未考证出其起源的姓(如曼、归、熊、隗、怀、允、漆等)三组。总之,先秦古姓约50个左右,是各代学者公认的。 但是,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和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姓,却多达上万个。这么多的姓,是怎么来的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“氏”的出现。
氏是怎样出现的 在现代人眼里,姓与氏似乎是同一的,没有区别。但是,在上古时代,姓与氏却有着严格的区别。宋代学者郑樵说:“三代之前,姓氏分而为二:男子称氏,妇人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……故有同姓、异姓、庶姓之别。 氏同姓不同者,婚姻可通;姓同氏不同者,婚姻不可通。”从大的趋势上看,姓与氏,经历了一个由分立到合一的发展变化过程。少量的姓分化出众多的氏,而众多的氏又与姓相统一。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,“氏”属于象形字。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这个字,而且写法基本一致。 许慎认为这个字是像山岸崩塌之形,“氏崩声闻数百里”。清人朱骏声认为氏字的本义应为木本,即植物的根。弯曲的根叫氏,直形的根叫氐。林义光同朱而异许,指出氏字“不象山岸胁之形,本义当为根柢。姓氏之氏,亦由根柢之义引申。”简言之,人有姓氏,正如树有根本。 氏出现于史前,“五帝之前无帝号,有国者不称国,惟以名为氏。”上古时代的姓与氏,既有联系,又有区别。简单地说,一姓可包括若干氏,这就是《通鉴·外纪》所谓“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,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”。换言之,姓是大宗的族号,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。 大约到旧石器时代晚期,人们逐渐察觉了近亲之间发生性关系所生后代的人口素质十分低下,认识到“男女同姓,其生不蕃”的规律,并开始有意识地在性关系方面奉行族外婚的原则,“同姓不婚,恶不殖也”。郑樵说“姓所以别婚姻”,就是对此的总结。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化,人口的繁衍,活动区域的扩展,原有的氏族必然要发生分蘖,产生出数量越来越多的新的氏族,一个姓分化出若干个氏。与此同时,由于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上升,原本由母系计算的血缘关系,于是转换为由父系计算。 这样一来,由姓分化出的氏,便成为由男性为中心的新的氏族的公名。因此,历史传说中的黄帝称轩辕氏,炎帝称烈山氏,尧称陶唐氏,舜称有虞氏,也就不是氏族领袖人物个人的私名,而是他们所在的氏族的公名。大约在夏代,表示部落的氏逐渐消亡,而表示贵族宗族组织的氏开始出现。 到了西周,表示部落的氏完全绝迹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今天的姓,大多只能追溯到西周表示家族组织的氏。西周、春秋时代,姓与氏开始分立。西周时期,姓的数量不超过50个。作为原始氏族之名的姓,此时已不再代表任何实体,而是仅作为人们对自己祖先所出氏族的一种追认。 这时天子赐姓的制度,使贵族独占氏族名称使用权的现象合法化,并未增加新的姓。在周代,“同姓不婚”的礼制实行得很严格。因此,确定婚姻关系之前,“男女辨姓”成为必要的程序。为了辨姓的便利,人们常将姓加在女子的称谓里,“妇人称国及姓”。与此形成相对应的则是“男人称氏”。 氏标志着男子的身分地位,在西周宗法等级社会里,这一点是忽略不得的。西周时代,姓、氏并存。一个姓即表示一个大宗族,表示一个父系嗣群。这个父系嗣群的分支,则以氏相称。周天子为姬姓,是当时天下的大宗,下属各个姬姓小宗,分别称鲁氏、卫氏、晋氏等等。 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载:“分唐叔以大路、密须之鼓、阙巩、沽喜,怀姓九宗,职官五正,命以唐诰,而封于夏虚。”杜预解释“怀姓九宗”道:“九宗,一姓为九族也。”就此而论,姓与氏的关系,是统属和分支的关系,所以,“姓可以呼氏,氏不可以呼姓。” “氏一再传而可变,姓千万年而不变。”西周是氏的数量大发展的时期。西周王室通过分封制度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。每一次分封诸侯,既封土授民,又赐爵命氏。这就是《左传·隐公八年》记载的:“天子建德,周生以赐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”。 周王室本为姬姓,被分封的各国诸侯与周天子同为姬姓后裔,但他们各自封国的名称,如鲁、晋、郑、吴、蔡、魏等等,又成为自己及其后裔的氏。 (在周代,只有贵族才有姓氏,平民是没有姓氏的。在当时,“百姓”的含义并非指一般民众,而是指贵族,郑樵说“氏所以别贵贱”,就是对此而言。)于是,新的氏便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。由姓分化出氏的情况,汉人应劭《风俗通·姓氏》归纳出九种类别:氏于号、氏于居、氏于事、氏于谥、氏于爵、氏于国、氏于官、氏于字、氏于职。 郑樵《通志·氏族略序》细分为32类不同情况,其中比较重要的有:以国名为氏。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封于管国,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封于晋国,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,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。以采邑为氏。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仿,诸侯又赐给从属于自己的卿、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,这些卿、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氏,如刘、白、崔、鲍、费、范等。 以地为氏。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,便以所居之地为氏。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,其子孙于是以“东里”为氏。齐国的陈仲子本为世家,后来他辞去爵位,灌园在于陵,他的后裔便以“于陵”为氏。属于此类的氏还有东郭、南宫、西闾、北丘、百里等。 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。周代的制度规定,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,而应以其祖父(即国君之子)的字为氏,施、游、孔、颜、董、袁等氏即属此类。如果其祖父没有字,那就用他的名为氏,这一类的氏有金、少、汤、童、展、苟、庆父、高阳等等。以排行次第为氏。 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(或孟)、仲、叔、季为长幼之序。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奚的后代就用了“仲叔”作氏。以官爵为氏。封官晋爵是很值得荣耀的,所以后人便把官爵的称呼拿来作氏。属于此类的氏有史、帅、军、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王、公、侯等等。以技艺为氏。 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,干脆以自己的职业为氏,像算卦的以“卜”为氏,杀猪宰羊的以“屠”为氏,制作瓶瓶罐罐的以“甄”为氏,唱戏的以“优”为氏(古时称唱戏艺人为唱优、优伶)等。以德行为氏。少正卯在鲁国名声很大,孔子的门人称他为“鲁之闻人”。 他的后代因此以“闻人”为氏。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,终于促成他回国登位,即晋文公。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,而且对一般人也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暖,于是他的后裔就以“冬日”为氏。 汉代的淮南王英布,年轻时犯罪,被黥刑(脸上刺字),他的后代不忌讳这一点,以“黥”为氏。在众多的命氏方式中,氏于国、氏于字、氏于官、氏于邑四种,是最主要的。据《左传·隐公八年》记载:“天子建德,因生以赐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。 诸侯以字为谥,因以为族。官有世功,则有官族;邑亦如之。”由于宗法制度的存在,直到春秋末年,姓与氏的区别还是非常严格的。进入战国时代,社会动荡,“礼崩乐坏”,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江河日下,封邦建国、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再也难以继续下去。 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”,昔日的公子王孙,多已沦落为平民。与此相应,以国、以邑为氏作为“别贵贱、显门第”的标志,也就失去了意义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,推行郡县制,阶级地缘政治从此取代氏族血缘政治,姓与氏的区别实质性地死亡了。 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说孔子“姓孔氏”,汉高祖“姓刘氏”,可见,到了西汉,姓即氏、氏即姓已经成为普遍的观念,姓、氏分久而合,重新归于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