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蒙古记忆】广东饶平县钱东镇莲花山古墓
走乡下带您走进乡下,深度探索人文与环境。关注
在广东饶平县钱东镇径南村的莲花山,有一座宋朝的名墓,当地人称江夏黄公墓,此墓始建于北宋宣和己亥元年,也就是公元1119年,至今已有902年的历史,
当地风水爱好者认为是潮汕四大名墓之一,因为周围群山环抱,形似莲叶,穴星神似一只坐在莲叶上的青蛙,喝形青蛙坐莲,土名灯心池或猪头墓,蛙的谐音是娃,莲的谐音是连,也表示连连不断,蛙和莲寓意多子多孙、繁衍子嗣,共同学习,相互陪伴,大家好, 我是走乡下古海,
这一期我们继续在广东潮汕这边观赏古墓,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广东饶平县钱东镇莲花山,和大家所要去了解的是江夏黄公墓,由于古墓建造时间久远,墓碑上记载信息过于简洁,潮汕各地黄氏认为是峭山公衣冠冢,
而惠来周山和澄海菊池的黄氏说是黄程公之墓,直至现在此墓的墓主仍是一个“谜”,由此也吸引了许多外地黄氏族人争相前往祭拜,其实是出于对古墓文物的好奇,对先祖的崇敬,兼有旅游、祈福、考察等多种目的,
前往祭拜的黄氏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墓主的后裔,今天我和这大家到这里看看这里的山水和自然地理环境,大家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欣赏,首先我们看看这座古墓的门户和朝山,我们在门户上面往左青龙这边看一下,我们再看一下右白虎,我们看看这古墓的外形和左右两边的护穴情况,
据泰国黄氏宗亲纪念刊和正本清源光辉历史的记载,江夏黄公墓墓主为黄程,原名景道,字守度,号江夏,生于北宋咸平壬寅五年,终于北宋熙宁甲寅七年,享年七十有三,原居福建福州府古田县,
因天资聪明,才华横溢,在天禧年间榜登福州解元,因直言朝政 【蒙古记忆】广东饶平县钱东镇莲花山古墓 ,不顺从宰相王钦若意,被夺去功名,遂由闽入潮,安置家眷于海阳之上外蒲都,与陈尧佐、卢侗、林从周等潮州诸子研经读易,
讲身心生命之学,磋商学问,在天圣二年再榜登二甲进士,授正奏出身,官太子中舍。古墓修建于北宋年间,距今约有历史902年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墓型是在1997年,按宋代墓式进行修善的黄氏峭公墓风水,
四级拜台,一二进间设计有三级台阶,墓型立向分金依旧,按乾巽兼亥巳进行规模扩大,穴前修建有水池,
池内终年水流潺潺,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古墓是立乾巽兼亥巳,向上是约周天137度,拜堂内不设置有放水的位置,我们升高一下,
看一下古墓的门户,我们退到外面去看看古墓的整体外形,我们在外面往右白虎这边看一下,我们再看一下左青龙,
我们在外面飞回去看看穴星和来龙,另外还有一种说法,传说此墓是闽粤黄姓大祖黄峭山公的衣冠冢,
话说当年黄峭山公营葬袍靴后迁移往广州 【蒙古记忆】广东饶平县钱东镇莲花山古墓 ,墓内旧时埋着峭山公的衣冠以及一把金剪刀,古墓由于年代久远,
且无实际物证和相关记载为证,墓主身份究竟是谁已难辨别。这样也给古墓增添了神秘性,
让外人更加产生好奇,各地黄氏族人及其他姓氏的人络绎不绝,纷纷前往拜祭、祈福、旅游、考察等,
每天来来往往如流水的车辆,川流不息的人群,让莲花山江夏文化公园成为了当地一道风景线,
我们在后面往左青龙这边看一下,我们再看一下右白虎黄氏峭公墓风水黄氏峭公墓风水,我们在后面飞过穴位的上空到前面去看一下,